档案学研究

绿色档案馆照明节能综述

 

根据最新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8版)》中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连续17年稳居全球能源消耗增长首位。经济发展的同时,大量的能源消耗带来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现象,已成为今后全人类将要面临的危机,不可忽视。

档案馆在档案保存及利用过程中,为减少天然光源中紫外线对档案保存载体的损坏,档案保管场所长期使用人工照明系统以达到特殊保管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类人造光源能耗大、维护成本高且使用寿命较短,并不符合绿色节能的发展理念,大量不必要的浪费及损耗迫切需要控制。因此运用时代前沿技术,结合国内外先进实践经验,以节能减排为发展理念,构建新型档案保护光照体系是现在及未来的重要问题。

一、绿色档案馆照明节能现状

档案馆照明节能相关思想从提出到推广,其中经过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世界各国便意识到了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以“节约电能,保护环境”为主旨的全球环保运动兴起。人们运用科学手段分析规划,对室内照明设计进行改善,使用光效高、能耗少的照明产品,既提高了室内照明环境,同时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进入绿色现代化照明时期。

1991年1月,美国环保局率先提出以“高效节能、环保、安全、舒适”四项要求为指标的“绿色节能计划”,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主张照明节能的实现并非依靠降低照明质量,而是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保证照明效率的提高。

紧随其后的是英国,1993年英国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TM体系,建筑的绿色节能理念由此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时代。而英国伦敦档案馆也是实现馆内照明节能的典型单位之一。

此后,欧盟也在全球变暖问题上持积极态度,推出欧洲“绿色照明计划”,有望在2020年以前实现年节电800亿千瓦时的目标。

我国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长足发展,人们对于照明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简单光源,光线舒适、节能日益受重视。《“十三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和党的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路线相继提出,国家层面意识为我国档案馆走绿色节能道路奠定理论基础。

另外,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也相继出台,《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2013明确规定;“应在满足规定的照度和照明质量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照明节能评价。”随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2015也规定:“一般照明在满足照度均匀度条件下,宜选择单灯功率较大、光效较高的光源。”

各类标准从不同层面对档案馆内部照明提出了新的要求,绿色节能照明的时代趋势不可阻挡,照明系统改善工作迫在眉睫。

二、档案馆照明节能的现实意义

(一)档案馆建设要符合社会时代需要。档案事业是我国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馆作为中心部门,关系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党中央和国务院近年来多次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生态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原则之一,因此档案馆照明节能措施是档案事业符合时代发展的标志举措之一。

(二)降低档案馆能源消耗成本,促进合理资源分配。档案馆是社会历史记录的保存基地,传统档案馆在照明系统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单纯重视档案安全保护条件,忽视了绿色节能原则,使得档案馆在整体运行过程内存在大量不必要的电能消耗。而从经济角度看,节能照明既降低了档案馆能耗费用,利于公共事业资金节约和合理利用,可将更多财力投入其他档案工作项目。

(三)提高档案馆服务能力。随着社会需求的转变,档案馆所承载的社会服务功能也越来越多,由之前档案保存机构逐步转向信息资源开发、社会文化传播等多功能结合的新型服务机构。档案馆同样是政府服务的窗口,展现政府面貌,节能型档案馆同时可以起到环保宣传的社会作用,潜移默化的环保文化影响是档案馆文化功能的体现。

三、档案馆节能照明措施

节能照明措施指保证基本光照强度,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有利于改善档案馆内环境,便于档案保存和利用的科学化照明手段。

(一)建立智能化综合照明管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日益成熟,采用智能化方式是档案馆照明系统发展的时代方向。智能化综合照明管理系统重点在于依据馆内工作需要,实时调节各区域照明设备的光照强度,能科学节约照明系统电量,是档案馆节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将档案库房、档案阅览室、档案陈列厅进行分区、分段控制,以红外感应、光线控制、时间控制等智能调节为主要方式,辅以人工手段调节,设置不同使用条件下的照明控制模式,由此在满足利用需求的基础上显著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同时,馆内照明设备应采用统一联网监控,总控制室设置在便于操作处,由专人负责。另外,档案馆照明系统应当采用双路供电,以防止突然断电对馆内正常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或馆内具备短时间自主发电能力足以满足档案馆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