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研究

世说新语档案百年第十七集掘进的人生马万水

 

编者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举国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河北省档案局与河北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60集微纪录片《世说新语 档案百年》。该片是一部通过翔实的档案史料、鲜活的故事脉络,真实再现河北百年革命风云的点睛之作,一经播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为了进一步扩大该片的社会影响力,本刊将连续刊载该片脚本文字及图片以飨读者。

(主持人):

1978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开播。当天播出的第二条新闻就是“河北马万水工程队勇攀新高峰”。马万水,这个今天的年轻人听起来有一点陌生的名字,在1950年8月到1960年9月间的《人民日报》上,至少13次被刊登在新闻标题当中。马万水是谁?他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短片解说):

1955年12月18日,在漆黑寒冷的井下,龙烟铁矿的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的挖掘着。冲在最前面的,就是马万水(图一)。这一天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当马万水拎着一包糖,匆匆赶往医院,妻子已经等待了他好几个日夜。

(主持人):

等病房的人帮着把那包糖打开,发现是白糖。人们都说,这个老马,连产妇吃红糖都不知道。可是作为马万水的妻子,张淑云却并不意外,这种事发生在老马身上太正常了。

(短片解说):

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宣化的龙烟铁矿,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第一批恢复生产的大型铁矿。供应着全国大规模建设急需的钢铁资源。国家从各地抽调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干部工人到这里工作。当时在北京门头沟背煤的马万水也被选中,调到了龙烟铁矿。

图一:马万水

(同期声):

其实当时马万水没想到这么困难,条件这么差。特别是龙烟煤矿水大。马万水和工友们外面穿着雨衣,里面穿着棉衣服。劳作时候,里面的汗水把棉衣服都浸透了,里外都是水。在这样的情况下,连走动都非常困难。三条麻袋轮着披,六双雨鞋轮着穿。18个人就有6双胶鞋,大家谁干活谁穿。

(短片解说):

建设国家的每个环节,都等待着原材料,再艰苦也不能停下掘进的脚步。到了1950年,马万水带领的小组把每月1.7米的凿岩进度,提高到了23.7米,创造了全国矿井掘进的新纪录。他所带领的小组,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小组,并正式命名为“马万水小组”(图二)。

(主持人):

也是在这一年,这个新时代的矿业工人,被评为新中国第一批劳动模范,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3年的秋天,马万水和张淑云结婚,可是马万水经常是连续几个星期都吃住在矿上,孩子出生,马万水也没时间照顾家里。因为这个时候,正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的关键时期。马万水明白自己肩负着怎样的责任。

(短片解说):

在马万水工作激情的感染下,马万水小组以惊人的成绩,一次又一次刷新矿山掘进的纪录。然而,因为在潮湿的坑道中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1960年初,马万水的身体开始出现了问题。

(主持人):

1960年的年初,马万水就发现自己腿疼,但是他没把这点病痛放在心上,等到年底的时候,他就只能靠拄着拐杖行走了,可他依然放心不下井下的工作,拄着棍子照样下井。

1961年年初,组织上看他病重,让他去看病,可是马万水坚持先把这一年的生产任务安排好了,才遵照组织安排去北京看病。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到矿上。马万水因为长期在矿下作业,又劳累过度,患上了滑膜肉瘤。

(短片解说):

马万水走了,“马万水小组”还在。这个团队至今仍然保持着平巷独头月掘进1400.36米的全国纪录。激励他们不断向前的,正是“马万水精神”。第一句话叫艰苦奋斗,第二句叫严细求精,第三句叫拼搏奉献,第四句话,勇攀高峰。

(主持人):

在马万水离开56年后的今天,妻子张淑芸依然清晰地记得马万水临终时的情景,他在昏迷不醒的时候还在喊着:“推车、铺轨、你怎么不使劲啊,使劲推啊……”如今,马万水工程队换了一代又一代,但是在他们的心中,仍然牢记着老队长的嘱托。”马万水精神”一直延续着,传承着……

图二:马万水小组

上一篇:耳洞心识愿者腾护实验档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