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研究

档案及博物馆论文_中国特色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

1.1 初创期(1949—1977年)

    (1)概念体系的初步建立

    (2)研究对象体系的初步建立

    (3)基本原则体系的初步建立

1.2 发展期(1978—1996年)

    (1)中国特色档案学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

    (2)档案学理论的科学化程度提升

    (3)档案学理论的国际化进程逐步开启

1.3 成型期(1997年至今)

    (1)中国特色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的创立

    (2)中国特色档案价值论的丰富与发展

    (3)中国对档案学支柱理论的发展

    (4)中国特色档案学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

2 中国特色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理念

2.1 党的领导

2.2 国情见证

2.3 文明印记

2.4 话语依托

    (1)历史话语

    (2)现代话语

    (3) 国际话语

3 中国特色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当代构建

3.1 构建面向新时代的档案价值论

    (1)进一步彰显档案学基础理论的政治价值

    (2)进一步传承档案学基础理论的文化价值

3.2 发展面向中国本土的档案学支柱理论

3.3 构建面向人文复兴的数字人文理论

3.4 构建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档案信息理论

3.5 构建面向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档案治理理论

    (1)进一步加强档案治理理论和管理理论建设

    (2)提升中国档案治理规则体系的国际话语权

    (3)构建面向证据时代的电子文件管理理论和电子档案理论

4 结语

文章摘要: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成型期三个主要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本质属性、对象与范围、方法等方面,核心理念主要体现为党的领导、国情见证、文明印记、话语依托四个方面。中国特色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当代构建,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传承档案学基础理论的中国特色,着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档案价值论,发展面向中国本土的档案学支柱理论,构建面向人文复兴的数字人文理论,构建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档案信息理论,构建面向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档案治理理论。参考文献39。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3530/j.cnki.jlis.2021044

论文分类号:G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