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研究
刘欢,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与档案信息化。
刘源,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图书馆服务与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运用录音、录像、照片、文字、数字化多媒体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全面的记录、整理而形成的对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各种载体的历史纪录[1]。近年来,为了管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社会各界各级档案部门为之做出了巨大努力,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文献进行梳理及可视化分析,不仅能让研究者更详细地得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研究热点和研究状况,而且也可以更好的把握以后的研究方向,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发展,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CiteSpace又称为“引文空间”,是由陈超美博士开发的一款可视化分析工具,利用该软件对文献信息进行分析与研究,能够对文献的机构、作者、热点词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其数据节点之间的网络关系,可以清晰地展现该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的发展趋势与动向,并且能够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展示出来。
由于CNKI中收录的文献类型众多,为了更加精确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发展动态,提高文献分析质量,通过高级检索、跨库选择为“期刊”“硕士”“博士”“学术辑刊”,以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含“档案”,从CNKI数据库中得知第一篇文献发表于2003年,所以时间选择2003年到2019年,选择中文文献,基于以上条件可以得到629篇文献,对检索结果反复排查、整理、去重,剔除不相关的数据样本,最后得到有效样本文献共623篇。利用该软件对文献信息进行分析与研究。
2 文献分析与结果
2.1 年发文量分析
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数量进行绘图,能够直观且全面地了解该研究领域每年发文的情况,也有利于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根据检索到的文献数量进行绘图,统计出了该主题的年发文量,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文献最早发表于2003年,但仅有一篇;2004年到2006年,每年非遗档案的文献发布数量依旧波动不大处于缓慢增长的阶段;2007年到2016年文献发布数量明显上升,这说明该研究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在2017年出现了峰值达到热度,2018年—2019年后虽然有所回落,但是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研究趋势,这说明我国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工作正在有序的全面展开。
经过梳理后发现,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举办“文化遗产日”,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有助于提高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随之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也大量涌现出来,由此2006年之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研究文献同样大量增长起来;2016年,国家档案局发布《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其中指出“为有效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和口述历史档案等工作”,由此导致2017年的文献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图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年发文量
2.2 作者及机构分析
如图2所示,利用CiteSpace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文献作者关系进行分析,获得作者合作知识图谱,作者合作图谱反映了该领域作者研究的力量分布与活跃程度。图中的圆环形节点代表作者的发文数量,节点的大小和作者的发文量成正比;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则是由连接节点之间的连线来表示。可以清晰的看到王云庆教授是该领域的核心学者,以他为中心呈放射状发散出10条连线,他们合作发表了27篇文献,通过查看文献得知王云庆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与传承;其次,以戴旸教授为中心的作者合作一共发表了14篇相关文献,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传播;除此之外其他学者之间的相互合作甚少,几乎都以单独的作者出现,作者合作关系线存在于王云庆、戴旸等作者之间,合作范围较小,合作网络极其简单、疏松,这说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团队,作者合作之间处于“大分散,小汇聚”的状态,相关学者处于初步的探索研究阶段。
下一篇:没有了